犇驰财经

贯穿2024年的十大重磅事件!-零点棋牌

东方财富网 2024-12-31 2840浏览量

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,我们又站在了一年的终点。回首2024年,公募基金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旅程:

从公募基金规模首次超过32万亿元的历史性突破,到费率改革稳步推进至被动型基金;从监管政策的保驾护航,新“国九条”定调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,到产品创新的百花齐放…… 

从市场的起伏波动到政策的调整变化,从投资理念的更新迭代到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,每一件大事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投资决策和行业的发展轨迹。

正如古人云:“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” 每一次的回顾都是为了更好地前行,每一次的总结都是为了更坚定地迈向未来。

在接下来的内容,我们将一同回顾那些塑造了公募基金行业面貌的重大事件,分析它们带来的深远影响,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。

1

新“国九条”发布

4月12日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是继2004年、2014年之后,资本市场第三个“国九条”。

新“国九条”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,大幅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、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,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等。

9 月,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》发布,着眼于“长钱更多、长钱更长、回报更优”的总体目标,提出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、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等三方面举措。

鉴于2020年居民财富中超过6成是房地产,2020年-2023年居民储蓄增加45.5万亿亿元,在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不断降低以及重磅会议通稿首提“稳楼市股市”的背景下,高度重视居民财富向权益市场搬家的可能性。

2

降佣降费持续落地

自2023年7月公募行业费率改革措施出台以来,2024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费同比下降13.84%。今年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第二阶段举措继续落地。

4月19日,证监会发布《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》,并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,降费主体从主动权益基金进一步扩容至宽基etf。

11月19日,华夏基金、华泰柏瑞基金、易方达基金、南方基金、嘉实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零点棋牌官网公告,将调降旗下大型宽基etf费率,管理费率统一调降至0.15%,托管费率统一调降至0.05%。

统计显示,此次降费产品涉及16宽基股票etf及15只联接基金,合计31只基金同步降费,有望为投资者每年让利50亿元。

公募的第三阶段降费就在未来两1-2周了。上周五发布的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(2024)》提及:

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,按照“管理人—证券公司—销售机构”路径,分三个阶段稳步降低公募行业综合费率。第三阶段,拟于2024年底前后推出公募基金销售环节相关改革措施。

销售环节降费就意味着减少了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需支付的费用,如认购费、申购费、销售服务费等。

个人投资者可以关注,申购费打折后的a份额,销售服务降费后的c份额,两者在多长的时间区间,持有性价比更高。

3

首批85只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

12月12日,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,证监会将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,跟踪各类宽基指数的产品78只,跟踪红利指数的产品7只。

个人养老金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期资金,首批85只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,有助于吸引更多中长期增量资金通过指数基金进入资本市场,为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,增强资本市场的稳定性,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。

对基金行业本身而言,随着个人养老金对指数基金的配置需求增加,基金行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将更加注重指数基金的管理和运作。

4

公募规模历史首次突破30万亿

今年公募基金规模屡攀新高。

中基协数据显示,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2月底首次突破29万亿元,4月底首次突破30万亿元,5月底突破31万亿元,9月底达到32万亿元,再创新历史纪录。

截至9月底以前,在资产荒的背景下,公募规模节节攀新高主要得益于债基和货基的贡献。

924政策转向以来,风险偏好迅速回升,权益市场强势上涨,债基和货基规模出现不同程度缩水,其中债基10月规模疯狂缩水7756亿元。

截至11月底,公募基金规模合计31.99万亿元,环比增加0.48万亿元,主要由股票基金、债券基金、货币基金贡献。

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不断扩张,意味着公募基金行业在居民财富管理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。

5

被动首超主动,混合基金连续11个月缩水

今年长江证券的一份研报彻底出圈了,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被赎回了2634.38亿,上半年合计净赎回了5198亿的主动权益基金。

(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)

与此同时,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持续买入宽基etf,截至二季度末,中央汇金持有的etf规模约为5700亿元左右,较去年底增加约4600亿。

于是,今年三季度末,被动投资基金持有a股市值历史上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,对a股投资生态以及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即便a股于9月24日以来重回涨势,“被动规模涨,主动规模缩水”的现象仍在上演。中基协数据显示,11月混合基金规模较10月底减少了734.88亿元,是开放式基金中唯一出现缩水的子类型。

混合基金规模今年已经连续11个月缩水,合计减少4396亿元,自2021年年底以来疯狂缩水2.5万亿。

被动基金规模水涨船高,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下滑的现象一方面是投资者理念的变化,另一方面是主动权益基金获取超额收益难度加大,被动基金规模增加将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,也意味着后续投资要高度关注etf资金的动态。

a股上演924史诗级行情后带动居民资金大幅申购etf,当前etf规模已经和主动产品规模相当,未来etf可能会成为新的居民资金流入渠道。

6

红利股风靡,银行年度最佳

谁能想到a股今年表现最佳的行业居然是银行板块。

8月28日,六大行总市值一举超越了创业板所有股票,当时整个市场都在问:究竟是谁在买银行股?

12月25日,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行股价再创新高,工行盘中一度超越中国移动,再次成为a股“市值一哥”

截至12月30日,银行板块年内上涨44.4%,当之无愧坐稳了a股的“铁王座”。

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板块稳步上涨的背后折射出a股的生态变化。

wind数据显示,截至12月27日,2024年a股公司分红金额超2.39万亿元,同比增长超11%,大手笔分红的公司多为央国企。今年回购与增持金额合计超2400亿元,远超2023年全年。

从政策角度来看,2024年a股上市企业开启了市值管理元年。12月17日,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印发《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》,强调中央企业要将市值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管理行为。

同日,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此通知,自2025年1月1日起,对沪、深市场 a 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。

明年1月“新国九条”正式实施,在资本市场审美重塑过程中,低利率环境下,保险资金、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对红利资产的配置力度有望抬升。

7

10年期国债利率步入1时代,债牛贯穿全年

2024年的中国国债市场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,一边是央行屡屡提示风险,一边是债市牛气冲天。

12月2日,10年期国债利率跌破2%,进入1时代;12月13日,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破2.0%大关;12月21日,1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%,市场全面进入超低利率时代,这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。

中基协数据显示,债券基金今年前11个月规模飙升6600亿元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12月27日,债券etf合计净流入751亿元,总规模为917亿元。

8

史上最快破千亿的宽基etf

2024年,a股市场迎来了重要的新一代超级宽基,中证a500指数,是新“国九条”的首只宽基指数。

9月23日,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中证a500指数,但9月7日起,基金公司已经率先开启“闪电战”,在指数正式发布前就发行。

10月15日,首批中证a500etf于正式在沪深交易所上市,仅21个交易日,场内10只中证a500etf合计规模就突破了1000亿元,刷新了历史最快过千亿纪录。

目前场内共有22只中证a500etf,最新规模合计2557.8亿元,为a股合计带来2000亿的增量资金。

往后看,新“国九条”强调构建支持“长钱长投”的政策体系,宽基etf覆盖行业广、成份股数量较多,风险较为分散,对投资周期长、稳定性要求高的机构投资者而言,宽基etf已经成为重要的配置工具。

9

资金爆炒跨境etf

从海外经验看,在低利率的环境下,资金往往选择出海,增配境外高收益资产,往后看,qdii额度供应不求或成为常态。

今年5月,qdii基金迎来新一轮扩容,截至2024年5月末,累计批准qdii额度为1677.89亿美元,较4月末增加22.7亿美元,包括易方达、广发、富国、博时、大成等21家基金公司获得5000万美元的新增额度。

但年末qdii产品高溢价预警再度频发,超八成qdii产品限购或谢客,未来,qdii基金限购,将是“新常态”。

qdii额度告急还体现在etf的高溢价上,以及由于同时存在二级市场交易和申购赎回机制,今年资金选择在港股休市、a股正常交易市场选择规模较小的etf进行炒作,从黄金股etf到近期的港股红利策略etf,均是如此。

截至12月30日,etf溢价率超3%以上的etf有22只,99%都是美股etf,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、国泰标普500etf和华安纳斯达克etf最新溢折率分别为22.47%、10.67%和7.73%。

10

沙特etf重磅上新

7月16日,境内首批沙特etf正式在a股上市。华泰柏瑞沙特etf和南方沙特etf,分别登陆上交所和深交所。上市首日,两只etf双双涨停,次日资金继续爆炒,两只etf溢价率一度高达15%。

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内地投资者首次可以直接投资沙特市场,为中东市场的投资开辟了新的渠道。

与我们常见的跨境etf不同的是,这两只沙特etf属于互挂etf,底层资产是在香港上市的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(csop saudi arabia etf)。

也就是说,对投资者而言,买a股这两只etf,就相当于通过qdii通道去买港股的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。对发行的基金公司而言,拿着募集的资金去买在香港上市的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于去年11月在港挂牌,是亚太区首只追踪沙特股票的etf,资产规模创全球同类产品最大。

文章来源声明:东方财富网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网站地图